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金剛經簡介

釋迦牟尼須菩提金剛經

金剛經,即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亦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佛教重要經典,記錄佛陀釋迦牟尼與大弟子須菩提的說法對話。現今有多個中文譯本,最流行的是鳩摩羅什譯本。在鳩摩羅什譯本中,梁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作三十二品,並副標題。

金剛經真的是很艱深難解,其中欲説而未說之部份,是主旨。

金剛經,是記錄佛陀回答其大弟子須菩提的兩個問題。

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當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當發心欲求無上菩提,當於何處安住其心?

發心矣,當如何修行?

既修行矣,煩惱、所知二障現起之時又如何除遣之?

既能修行、除障,又謂我能修行,我能除障,起增上慢,復如何捨此慢心?


由此諸疑,展轉復生他疑。總此諸疑,佛為解答。

一切的煩惱和痛苦皆由心生。須菩提向佛陀請教,如何調整與控制這顆心呢?

環繞著這兩個問題,佛陀解釋何謂無相、不住相、實相、非相。

金剛經中偈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金剛經中偈語: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陀中大力推介本,七寶布施不如持本經為他人說。

金剛經,是寫給導師看的。

金剛經,是追求任何法之利器。它指引科學研究之道。它指引哲學研究之道。

金剛經中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內容的確很深奧,初看金剛會覺得,作為學佛入門,似乎太難。但當掌握基本內容後,明白金剛經包含佛學基本理論,亦初步提到各種佛學理念。其內容亦橫跨各種宗教,是佛學入門之必讀。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金剛經深奧在於,看過未必明白,明白未必相信,相信未必做到。

金剛經上所說,不取於相 ,放下執著,心無所住,真是很難做到。若要切底追求,唯有出家。

金剛經內提出的目標,於我理解,都是理想中之目標,凡人決不可及,若有人說自已已經做到,敢說他是自欺欺人。我只可發願我要做到,但我知道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道路。

明白咗都做唔到。

金剛經不是明唔明白咁簡單,是一種修煉。

金剛經為發心求大乘者說,故經中云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相對來說,阿含經唯為發趣聲聞乘者說。楞伽、深密、法華、涅槃等,通為發趣一切乘,包括大乘、聲聞乘、獨覺乘及人、天乘者說。

金剛般若即無上遍正覺:本經以金剛般若為 名,而內容多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 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

般若即菩提,五種菩提。
一、發心菩提:凡夫初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伏心菩提:發心以後,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 煩惱,漸與性空相應。
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
四、出到菩提:發菩提心,得無生忍,修方便道,莊嚴佛國,成熟眾生;漸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
五、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


此經共有六個譯本:
一、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二、元魏菩提留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稍近直譯。
三、陳真諦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據者為崑崙之本,
四、隋。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直翻梵字,尚未調合華言,祇可用作參考。
五、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第九會,名能斷金剛分;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六、唐義淨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奘、淨二本,在任何方面悉勝前譯。唐譯二本皆文義明確,淨譯文句雖美,然不及奘譯之能保存原文形貌,於譯事較為忠實。


註:

1. 金剛、能斷:金剛者為不可壞,非生滅法,非有為法,本就如此,法爾如是。金剛喻所斷之二障,我執,能障涅槃之煩惱障;法執,能障大菩提之所知障。能斷喻正慧。二障雖堅如金剛,亦有正慧能破之也。
2. 須菩提: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拘撒羅國舍衛城人,出生婆羅門教家庭。以“恒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
3.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的語音直譯,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禪宗大徹大悟,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境界,是佛境界的大智慧,也就是成佛。但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或大徹大悟,都不能包涵全部意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入世度一切眾生。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本性之心。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廣,所以經典保持這個原文音,讓人自己去了解。
4. 無生忍:忍辱波羅密可分為柔順慰與無生忍二者。菩薩修行柔順忍,至於頂位,之後進入無生忍,進入無生忍之後,菩薩就不再退轉。無生法忍是菩薩對諸法畢竟空的體認。菩薩先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見、有無見、非有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忍。乃至作佛常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論者言得是忍,觀一切法畢竟空,斷緣心心數不生,是名無生忍。云何名無生法忍?知諸法相常不生諸煩惱,從本已來亦常不生。

法會因由分第一

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讀:

金剛經是一部平實的經典,此段介紹佛陀像普通印度僧人,化緣時與眾僧一樣,穿著樸素的僧服,手持普通的缽,到屋舍的門口化緣。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實實的就是一個人。

從這段經文的簡單介紹,我們大概了解佛陀當日講經法會的情形,有如親臨法會之中。

註:

1. 如是我聞。通常是佛經的開頭。我,是佛陀弟子阿難自稱。由於阿難記憶力最強,佛陀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他全都記得。佛陀入滅前曾對阿難說,須於佛經卷首加上此語。故諸佛經之開卷,皆起於此四字。
2.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位於印度北部舍衛城南郊,佛陀釋迦牟尼長年在此居留,在此說法長達二十多年。
3. 世尊,是對佛陀的尊稱,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善現啟請分第二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

「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解讀:

誰是須菩提?誰讀金剛經者,誰就是須菩提。

金剛經,是記錄佛陀回答其大弟子須菩提的兩個問題。此二問,是為發大菩提心者問的,

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當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按:其它譯本是三問,例如玄奘譯本: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菩薩乘者,即是大乘,趣大乘者,首重發心,故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菩提心,不單是心念而已,要有踏實的事行去救眾生。從救度眾生中, 降伏自己的煩惱,深入清淨的實相,達到自利利他的圓成。

云何住者,問發之前應如何立定決心,趣向所求之目標。

云何修行者,問既發已當如何修行。

云何攝伏其心者,問既修行已當如何控御其心。

看似須菩提代 善男子、善女人問佛陀這兩個問題,其實須菩提眾人及自已。所以誰是須菩提?誰讀金剛經者,誰就是須菩提。

佛陀一開始已給了答案,當時在座中,未必有人發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對!就是這個如是。


註:

1. 須菩提,也音譯善現,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拘撒羅國舍衛城人,出生婆羅門教家庭。以“恒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
2. 善護念、善付囑。如我理解,善護念、善付囑二詞是須菩提佛陀尊敬及恭維的說佛陀何等愛護囑咐弟子但各不同佛學大師對此二詞有不同精采演譯,互聯網上容易查到。
3.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的語音直譯,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禪宗大徹大悟,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境界,是佛境界的大智慧,也就是成佛。但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或大徹大悟,都不能包涵全部意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入世度一切眾生。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本性之心。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廣,所以經典保持這個原文音,讓人自己去了解。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

經文:

佛告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解讀:

按:玄奘譯本: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 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眾生一切痛苦與快樂,可歸納為一種願力,是因緣中的緣。這些願力,左右事情的發生、進展及結果。

金剛經內,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本段是佛陀告須菩提菩薩應何是降伏其心。

佛陀提供這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
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2: 菩薩於降伏其心,應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金剛經中,佛陀其實沒有正式回答須菩提之問題,只告訴須菩提去找答案的方法。

菩薩,以令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為己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令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大乘發願普度眾生,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菩薩於降伏其心,應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對於 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理解;

我相:未斷我見而成我執, 以五蘊為我,執著自我意識及肉身,凡事以我為出發點。

人相:人相即人我的區別,有我相就有人相。透過五官受外界影響映射出人的表相,進而產生情慾等變化。

眾生相:因執有人相,意識觀念共業相投,產生團體家庭國家等聚合而居,眾生個體之間複雜的因緣交錯。

壽者相:舉凡意識肉體等,與健康或時間有關等,由因緣所生而不斷生滅。執著壽者相,為空執,無法遁脫因緣假合之有壽之相。

舉個例,隔壁傳來的聲音,十分嘈吵,心裡很不高興。是誰在生氣呀?是我在生氣,即有我相。為了誰而生氣呀?有了人相。是什麼原因在生氣呀?乃是眾生相。生氣了五秒鐘的叫壽者相。所以一時心裡不高興雖然是輕微事,也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隔壁的聲音本來沒有苦,那苦不是來自聲音,是來自我的反應。

金剛經說,首先要除四相,即除去 我、人、眾生及壽者四相。除執着。不要有為而為,不能存目的而爲。

一個我字,便是偏執的根源。世上一切仇怨,皆由此起。

有偏執,便看不見真相。冇偏執,可擇善而固執。有偏執,只能擇惡固執。

舉個例,睇NBA籃球比賽時,為自己一隊打氣,便充分體現偏執的心。永遠覺得球證偏幫對方。

本段仍金剛經綱要:遣除妄想執著。

四相中的我及無我,所謂我,是意識中的那個我,是那個正在思想及感覺中的我。但去我並非除去那我,而是將我大同化,去除界限分別,與衆生一視同仁。

看破不等如灰心。五蘊皆空,不是一切皆空。

明白便做到。

要做到無我,無相,無色,無苦厄等,是沒有可能的,根本做不到,勉強去做或認為可以做到是自欺欺人。

反而,明白它們是什麼,便知幾時及如果控制它們。明白什麼是無我,因為這是執著。明白什麼是無色,因為這受肉眼及環境所以蒙蔽。明白什麼是苦厄,它們只是進化出來的一個訊號。明白種種這些,練習如何收放自如,如何認真處理。反而更可行,可以做到。

例如看NBA比賽時,執著又何妨。與人相處,便要放下執著。

在我們的心目中,一切皆以我為主體,很多時,都會把這個我無限放大,認為整個世界,以這個我為中心。認為除我以外,心外無物。

其實,經驗一早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之存在及運作,不以這個我的存在,而有所有改變。

當然,在我們的笵圍內,我們或可作少許改變,但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是微不足道。

而所謂我的作用,只是因緣生滅,若看來因我而起,只不過是以我的名義作為因緣罷。沒有我,亦會有張三李四,代入這因緣生滅之中。

無我,亦是相對而言,有我的觀念,便有你、有他的存在。便有執著。所以無我去執著便要去四相,去我、人、眾生及夀者四相。

一有我,便有貪瞋癡,便生出種種執著。

無我,是一種態度。

無我,不應理解為沒有我,或事不關己,這是灰心,是斷滅,不是放下。

無我,應理解為無我執。用現代語言,即超越主觀立場,無私無欲。

色受想行識,五藴,組成這個"我",這個意識上的我,正在思想中的我。

這個我,是依付著一個能夠作色受想行識的身體。一切苦樂訊號,皆是這個身體告訴這個我,當前身體的狀態,令這個我作出對身體有利的決定。

而身體的狀態,決定於因緣生滅,所以很多時都不是這個我能主宰的,這便有苦的産生。

去除苦厄,能做到無我,是一個徹底的方法。

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其他比較治標的方法。

有我,是一般及自然而然的想法。在有我中做到無我,便要放下執著,要除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要明白五蘊皆空,要明白無常。要超然於這個我。要修煉!

佛陀則發現,五蘊都是因緣生滅的,一切身心運作中,沒有不變的自我。

佛說凡夫為四顛倒之所顛倒:
一、於無常計常倒,
二、於苦計樂倒,
三、於無我計我倒,
四、於不淨計淨倒。
今於五蘊和合之假體而起一、常之實我想,是即於無我計我,故是顛倒也。
見大毘婆沙論二O四卷。

註:

1. 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意為「覺悟」,薩埵意為「有情」,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覺悟有情」、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使人覺悟的有情眾生或指一些能使眾生開悟的法門:如觀世音菩薩法門,意思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法門」、準提菩薩法門為「清淨之心覺悟有情法門」等。菩薩於一切有情,悉皆攝同己體,由斯度他即度己,無己身外之有情。若作己身外別有有情之想,而不視他同己者,即不應名菩薩。反之,若能攝他悉為己體,即能至極不捨,是故名為至極意樂也。準是義也,則有一有情未涅槃者,菩薩必不取涅槃也。
2. 摩訶薩:梵文的音譯,意譯為大士,指進入聖位的大菩薩。
3. 無餘涅槃:簡單地說,是不再受生死輪迴。
涅槃有四:
一、自性清淨涅槃,謂諸法寶體性本寂靜,一切有情本然具有,不假他求,凡夫與聖人都無所異者也。
二、有餘依涅槃,謂能生苦身之因已盡,尚餘有苦的所依身耒盡,異熟身猶在也。
三、無餘依涅槃,謂生死因盡,所餘亦滅也。
四、無住處涅槃,謂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般若故,不住生死。
4. 滅度:擺脫輪迴,實證涅槃。滅度者,涅槃之異名。
5.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6. 若卵生:佛教常以三種標準將一切眾生加以分類:
一:以個體產生之情況為標準,分卵生、胎生、化生、濕生等。
二:以物質身體之有無為標準,分為有色及無色。
三:以粗顯的想心所之有無為標準,分為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三種。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妙行無住

經文:

復次:

「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解讀:

金剛經內,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提供這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
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2: 菩薩於降伏其心,應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答云何修行。

論到修行,總括的說,不外乎六波羅蜜。此六度以般若為導,而實 彼此相應相攝,一波羅蜜即具足一切波羅蜜。本經發菩提心,以大悲度眾生為 首,這與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給予眾生,使他離苦得樂,尤為吻合,故本經以布施為主而統攝利他的六度行。

本段是佛陀解答第一個問題,云何應住: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不住於相,行於布施。

言不住者:謂除內分別心,於外不著相也。

行施時不著於自身所施物、受施者乃至一切所希求之事物,但為菩提也。

不著報恩而行布施;報恩之行。不著果報即不求錢財、奴婢等外增上果,而行施也。

波羅蜜多有六,獨舉一布施。六波羅蜜多中,從淺至深,從粗至細,從易至難,皆以施為先故,標一施度,以例其餘。

布施,乃六度之初首。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金剛經中,佛陀其實沒有正式回答須菩提之問題,只告訴須菩提去找答案的方法。

菩提無樹,明鏡非台,心中無物,塵埃自在。

正如追求蕭灑,故作蕭灑,便不蕭灑。

金剛經說,首先要除四相,即除去 我、人、眾生及壽者四相。除執着。不要有為而為,不能存目的而爲。

不住相布施,福德之大,不可思量。有如上下四維虛空,不可思量一樣。

換句話說,住相布施,福德之大,就是所見到的那樣大。

本段主旨,妙行無住。

無住相布施,即無為而為。

為什麼有為而為是不對呢?因為有為而為,目的與作為不會一致,其真正目的只是利己爲己。所作所為有如釣魚,只是提供滿足欲望的假象。

世間一切誘惑,有如釣魚的魚餌。它們只是瞄準我們的弱點,提供滿足欲望的假象,而永遠不會滿足需要。

這個世界,有為法當道,衆生有為而為,人人在釣魚,世界充滿誘惑,虛假。故色是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故要去我執,除四相,方可無為而為。

佛陀何故教人修諸梵行?雜阿含經:為於五藴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諸梵行。

見色生愛,有欲無明,致有貪瞋癡。生明有明,是去除三毒之根本。現代科學,生明有明並不困難。

玄奘譯本: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鳩摩羅什譯本只提相,沒有提想。其它譯本均相、想並提。

言相、想者,相謂計所執之相,想謂能計之心。心中之相,便是想。

住相施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礙;不住相施者,無其分限,無有拘礙;故不住相施得福最多。

為了說明這個,佛便問須菩提說:東方的虛空可思量嗎?山、何、大地、日、月等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唯有虛空無其大小分量限礙,不可思量。

不住於相的布施,能降伏煩惱,能安住菩提心,而且所得的福德,廣大得 不可思議!有相布施,不能通達三輪性空,所得功德即有限有量。無論功德多麼大,總不過是人天有限的福報。但如能以般若相應而布施,將此布施融歸於 法性,功德即無限而不可思量。

般若三階:發心菩提重於願,伏心菩提重在行,明心菩提重在證。

註:

1. 布施,或布施波羅蜜,是菩薩六度之一。以福利施与他人,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為主。也就是施与财物、飲食乃至佛法本义,幫助一切眾生。菩薩的修行,從實踐布施開始。布施之實踐,除了可以去除慳貪習性外,還能長養慈悲心,並累積修道所需福德資糧。其中以法布施最殊勝。
2. 六根,也可稱六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感覺器官。相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感覺。
3. 福德.福報與德行,現在或未來在世俗法上的利益與回報。

如理實見分第五

如理實見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解讀:

若不住相想而行施者,何故佛身諸相皆具足如是?祇因以相為佛。故佛陀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本段解釋,如何無住於相,什麼是實相。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什麼是實相?

正如問,什麼是爵士音樂?

爵士音樂大師路易岩士唐,他有一個朋友,常常問他這個問題,什麼是爵士音樂?岩老總是笑而不答,繼續玩他的爵士音樂。有一次他的朋友又問他這個問題,岩老終於回答:老兄,你只管問什麼是爵士音樂,你永遠無法知道什麼是爵士音樂。

達芬奇說,相信我們自己累積之經驗。金剛經則主張先去除執着,才取經驗。這些經驗,必需親身體驗才領會得到,經口頭或者文字無法傳達。

達芬奇說:我們的一切知識,全部都來自我們的感覺能力。智慧是經驗的產兒,經驗是一切可靠知識的母親。始終根據那些真實不虛、人所共知的根本原理,一步一步前進,循着正確的次序,最後逹到目的。

正如我自己,親身觀察各種昆蟲的形態及行為,才能有一點點的體會。又如達爾文及華箂士的演化論,只有達爾文及華箂士大量的觀察,才能提出見解,成一家之言。

有些東西,沒有辦法說明它是什麼,最多只能說明它不是什麼。必需親身體驗才領會得到。

實相般若,照見事實真相。是自性本有的知見。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實相,即見如來。

什麼是實相?如何見諸相非相?正如問什麼是爵士音樂一樣,只管問,不去體會,永遠無法理解。

金剛經內有數偈,這是其中之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忽然明白到,在宗教內,所謂絕對真理,是沒有意義的。絕對真理,是屬於科學世界,不屬於宗教世界。

作為宗教,必須要有宗教的作用及理想,包括導人向善,慰藉心靈等。

若一個真理,與宗教理想相違背,宗教便只有放棄這真理。

說到尾,世上本來沒便有什麼絕對真理。至於什麼才是真理,只在於我們的偏見,及如何去理解。

宗教不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絕對真理,宗教只是告訴我們如何找尋理想世界。

反正世上沒有絕對真理。

宗教是謎米,當然遒守謎米演化規則。

註:

1. 如來,就像來了一樣。如來,佛陀的稱號之一。
如指真如,含兩層意思:
a. 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後終於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
b. 通過介紹真如之道,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
金剛經第十七: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金剛經第二十九:“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轉法輪論:如實而來,故名如來。
大智度論二十四: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
行宗記上一之二: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
大寶積經卷九十:如來如實覺瞭如故,名為如來。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如來世尊於一切法知見無礙故名為佛,發言無二故名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

正信希有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

「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解讀:

見相非相,即見如來。確實深奧,難怪須菩提起“生實信不?"之問。

佛陀明言後世有具三德之菩薩能信此經。

按:鳩摩羅什譯本只提持戒修福者,其它譯本均言戒、德、慧三德。

玄奘譯:有菩薩摩訶薩,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具足尸羅,具德、具慧。彼時當有具足三德之菩薩,由昔曾積集善根故,於如是經典,生淨信心,以此為真實,亦不空說也。

言三德者,謂:
一、具戒,於先佛所,恭敬承事,奉持戒律故;
二、具德,已於先世積集福德故;
三、具慧,離空、有執證二空理故。

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我是這樣理解的:例如攝影技術,最終的目的是能拍到美麗的照片。但很多人只沈迷在相機之功能,鏡頭之規格等,忘記了如如何去拍一張完美之照片。相、非相,法、非法,只是手段。正如相機一樣。普度眾生,拍到完美照片,才是目的。所以攝影師應做到人機合一,使用各種攝影器材與自己渾為一體。才能拍到完美照片。

佛陀所説的筏,與我所說的相機,同理。

忘記了某人說:
大疑大信,
小疑小信,
不疑迷信。

若要勉強去信,不如提出自己真正相信的,然後討論。

在學佛過程中,有很多佛教概念,表面明白,卻不理解,更不相信,那當然談不上做到。盲目去信不會有結果。

相信這是時代背景及理解方法之關係。須盡力從各方面考慮,理解其起因,用意,理解其說法對象,理解其預計後果。務必使自己明白、理解而至相信。

雜阿含經提到生實信的方法:方便禪思,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經,亦如是廣說。

心經提到生實信的方法:心經法門,點做呢?
—觀,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照見,
—度,
—依般若波羅蜜多,
—遠離,
—證。

若能做到無人無我,又有業有願,便自然而然地進入另一世界。用現代言語,進入meme謎米世界。

註:

1. 持戒修福者:泛指一般人,等同上文之善男子、善女人。
2. 如筏喻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是以划船渡大海為譬喻。筏或者船是喻佛法,渡大海是喻從輪迴生死到解脫成佛的過程。輪迴生死譬喻此岸,解脫成佛乃稱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筏喻者,蓋說船筏原為過渡,既渡則捨筏。以喻佛法為度生死,生死未度。不可無法。既達彼岸,法亦無用。此以示法不可執。
2.謎米(Meme),亦譯作模因,米姆,迷因等等,是文化資訊傳承時的單位。是一個想法,行為或風格,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文化傳播過程。這個詞在1976年,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Richard Dawkins, Selfish Gene) 中所創造,將文化傳承的過程,以生物學中的演化規則來作類比。謎米包含甚廣包括宗教、謠言、新聞、知識、觀念、習慣、習俗甚至口號、諺語、用語、用字、笑話等等。


無得無說分第七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解讀:

離一切相的般若,難信難解。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佛有三種:
一、自性身佛,法身佛,謂真如;
二、受用身佛,報身佛,謂證真如之妙智;
三、化身佛,語應物現形之權跡。
 
正如須菩提言: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佛陀乃應物現形之化身,既非真證菩提,亦不說法度生。眾生此權跡,輒謂佛陀成正覺,能說法,便是有相。

以證無為真如而得名為聖。證有淺深。若於無為真如得滿清淨者,覺證圓滿,名佛。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按:玄奘譯本:何以故?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

所有生物,最最最基本的生存目的,就是繼續生存。同樣道理,一切理論,最最最基本的理論,就是去理解理論的存在。

世間一切法,都是佛法。佛法,包括世間一切法。而我們大澈大悟地找到心中所想,便成正果。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現代之演化論、搏奕論,皆為因果之法,皆為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過眼雲煙。然而它們都是我們快樂和痛苦之根源。

金剛經中之有為法,近似達爾文之進化論。

在盤古初開時,世上未有生物之前,地球只有物質世界,世界為無為法(即物理定律)所主宰。物質的存在與變化,依據無為法則。

偶然地,有些物質,在合成與變化當中,得到了再生的特性。這特性,包括自我復制及自我修復等。這時世上便開始有"我"的存在。這些物質,因它們會自行復制,這便產生生存,輪迴,資源爭奪,自我,族群,鬥爭等等因果法刞,這些法則亦稱為有為法。一切欲念,苦樂,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我人眾生壽者相等有為法,慢慢演化出來。

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大撤大悟,沒有定法,每人追求不同。逹爾文的是進化論,愛恩斯坦的是相對論,Steve Jobs 的是蘋果文化,曹雪芹的是石頭記。以上人仕,各界之殿堂級人物,各界中之佛。

他們各人之功德,永垂不朽,他們各人也成仙成佛,永恆地在意識界中存在。

雖然說無有定法,但確有一定法門。六度波羅密是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是進入殿堂級之不二法門。

註:

1. 何謂有為法、無為法。有因緣造作之法,叫做有為法,無因緣造作之法,即叫做無為法。這是有為法與無為法一般之見識,有為法可說事相方面而言,無為法可說理體方面而言。實相般若就是無為法。
2. 補特伽羅:泛指通常所說的有情、眾生或是我,實指輾轉輪迴於六道的主體。

依法出生分第八

我搞了那昆蟲網站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解讀:

在金剛經中,經常較量功德,為攝引初學初信。故說金剛經是寫給導師看的,亦是寫給初學者看的。

信解般若,必然能得最大功德。受持是自利,為他人說是利他,能於此甚深法門自利利他,功德當然不可思議。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沒有真實的福德性。因為法性空無自性,所以如幻緣起。

七寶布施,不如持經為他人說。般若之最深處,即云福德無實性。

佛陀這裡所指,經中所提四句偈,究竟是哪四句,不必太在意,泛指經文中任何短小的偈子。

修學佛法,不外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現在回想,我搞了那昆蟲網站,花了十多年時間,現在看來,算是有些人看。但整個製作階段,全是個人興趣與求知,沒有想到後果及作用。沒有計算支出與成本,也算是心無四相之功。

追求蕭灑,故作蕭灑,便不蕭灑。

菩提無樹,明鏡非台,心中無物,塵埃自在。

剛剛看到一段高手解釋:

嘉泰普燈錄卷十八
雷庵正受

千山同一月
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千江有水,自然就會映出天上的月亮,萬里無雲,自然就會顯露出萬里的天空,這就是講禪心、佛法及本性,不用刻意追求高的境界,自我、內心做到心無掛礙、無煩惱、無貪嗔癡,盡了六根,自然會達到開悟的大智慧境界,而不必刻意去追求開悟。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尋月亮,而是自己要江中有水,自然會江中有月;若要萬里無雲,不要去執著於天,而是清除心中的雲,清除了心中的雲,天自然會顯現出來。這就和心經中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照字的含義如出一轍。

讀佛經,不是明唔明白咁簡單;是體會,是修煉。

正如演化論,我親眼看身各種昆蟲的形態及行為,才能有一點點的體會。只有達爾文及華箂士,大量的觀察,才能提出見解,成一家之言。

註:

1.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說明世界的情形。每一個小世界,其形式皆同。由小千、中千輾轉集成的大千世界,謂之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上自色界,下至大地底下風輪,其間包括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色界梵世天等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名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蓋四禪九天,為一大千世界。佛教的宇宙觀中說明,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位佛所渡化眾生的世界,而所有的世間則是因為有無數無量的佛,所以有無數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
2. 福德性,在這一段經文中,提出了福德性的概念,意在區別人天有漏福德與以發明本心、自覺覺他為目的之真福德。經中反復強調了用無量無邊的珍寶佈施的人所得之福德不如受持金剛經的功德大。因為他們種下的是有漏之因,祇能在當世或來世得人天福報之果。而金剛經中論述的正是覺悟真心之法,真正的發心受持讀誦此經,就具備了真福德、福德性。

一相無相分第九

何謂無相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解讀: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在這一段經文中,引進四沙門果的概念。說明何謂無相。

何故預流等聖人悉證取其自分之果,復向人宣說我得,我證?在現觀時,無有我等執,不作我得、我證之解。

金剛經中說 ,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是佛陀稱贊須菩提在幽深山林,樂修寂靜之行。 依山林而住,經行靜坐,對佛法作精深細微思考,除妄想攀緣心,漸生禪定,開發智慧,見悟人生宇宙諸法真理。

如自以為我是什麼什麼,即有我為能證,無生法為所證,我、我所二見不除,就是執著我、人等四相,那裡還是什麼什麼!不過增上慢人而已!

有些東西,沒有辦法說明它是什麼,最多只能說明它不是什麼。

金剛經深奧在於,認識但未必明白,明白未必相信,相信未必做到。

的確很深,很難明。我不明白但知道是什麼。我相信如果我出家修行,或者會明。

金剛經上所說,真是很難做到。若要切底追求,唯有出家。

明白咗都做唔到。

佛教基本教義,要忘情棄愛,這點要加以消化理解,現時暫難接受。

註:

1.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四者稱四沙門果。
2. 無諍三昧,是大乘佛教修行方法。無諍梵文音譯阿蘭那,正定梵文音譯三昧,就是入了禪定之意。無諍三昧,就是無我人、彼此高下、聖凡之分,一相平等。連真空亦無住,若有住者,即有對待,便生諍論,長繫生死。
3. 增上慢人:強烈的傲慢,指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的人。

莊嚴淨土分第十

菩薩莊嚴佛土不?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解讀:

莊嚴佛土及須彌山,是佛教的世界觀。在這一段經文中,介紹然燈佛,莊嚴佛土及須彌山。說明何謂無相。

何故如來昔於燃燈佛處聞法故?是即有可說有可取故。於法實無所得。基於然燈佛故事,可能有人認為當時佛陀得了什麼大法,像別傳,秘授之類。佛告須菩提說:沒有。

菩薩事業有二:
一、成就眾生,
二、莊嚴佛土。

菩薩以自利利他成就。世間是醜惡的,苦痛的,如改變濁惡的世界,轉苦痛的人生為解脫,即成就眾生。濁惡世界的淨化,即莊嚴佛土。這是菩薩的事業。

何故菩薩取佛上功德莊嚴?皆於前說一切賢聖皆是無為之所顯故生。謂在現觀時,無有我等執,不作我得、我證之解。

須菩提本般若性空的正見,回答說:沒有真實的國土可莊嚴,也沒有真實的能莊嚴法。這裡說莊嚴佛土,不過隨順世俗,稱之為莊嚴而已。

國土、世界等是緣起假名, 沒有自性的世界,即沒有不變性,如遇濁惡的因緣,即成濁惡世界,如遇清淨因緣,即自然會有清淨世界出現。世界無定,濁惡與清淨,全依眾生知見行為的邪正善惡而轉。

知道如此,發心轉濁惡的世界為清淨。必須善悟國土莊嚴的非莊嚴, 才能隨行願而集成國土的莊嚴。

須彌山王居眾山中最為大,然不自謂我為山王,以無分別故;眾生有分別心,故取彼為山王身、受用身佛亦復如是,自不言我是法手身;眾生起分別心,云彼是法王;佛無分別心,故不自取為法王身。

佛經對天界及地獄的描述,或者可以看成我們對未來世界之祈望。若以物質生活作標准,很多歐洲國家及澳洲紐西蘭等,已部份離開濁惡世界,進入清淨世界。這個看法卻又著了淨土的莊嚴相了。可見莊嚴淨土,是要從清淨心中去開拓出來的。

或者可以這樣說,所有宗教,對於天國之描述,都是一個理想世界之描述。

人類未來進步之世界,亦必然以這理想世界為目標。故天國必然有人類未來之理想世界之影子。

對未來世界有幻想的人,包括作家及電影導演,對這見解必然更能有所體會。故小說或電影中之未來世界,若非像天堂,便似地獄。

普度眾生,這說法基本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矛盾。若任務完成,這世界已是淨土或者天堂了。地獄必空。換句話說,這個是永遠不能完成的任務。

佛陀與地藏菩薩的願是一樣的。

註:

1.然燈佛,即燃燈佛,佛教中縱三世佛之過去佛,為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極尊。因其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為燃燈佛。增一阿含經記載燃燈佛曾在過去世為釋迦牟尼授記,預言他未來將成佛,是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之師。曾有一次,燃燈佛經過一污水,一婆羅門用自己頭髮使燃燈佛不須把腳弄髒,被預言成釋迦牟尼佛。
2. 莊嚴佛土,莊嚴,端莊而有威嚴。莊嚴佛土,即是莊嚴世間,端莊而有威嚴的人人恪守人之本性的世界。
3. 須彌山王,須彌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古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山,位於小世界的中央。須彌山高出眾山之上,故稱山王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甚多。世尊!

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解讀:

猶不如受持功德之能與菩提為因;一切外緣所不能壞故。其財施者,為生死因,易可破壞;每為王賊等所侵故。

沒有神或佛可以打救你,也沒有神或佛可以度你;唯一方法只有自性自度自救。這是佛陀告訴我們自救的方法。

而救人的長遠方法,亦是告訴他們如何自救。

一個高明的老師,他不會只教學生純粹知識,因這樣太浪費時間,最多也只能教出一群象自己一樣的學生。高明的老師,會教導學生如何自己學習知識。

佛陀明白地告訴我們,要普度衆生,唯一方法,是人人自度,而且人人會告訴別人如何自度,度人自度,自覺覺他。

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有些像金字塔式、層壓推銷法。這個方法,真的可以普度衆生。

要地獄空,唯一方法,是教別人去教人如何不入地獄。

作為一個救生員,若發願世上沒有一個人溺斃。唯有去推廣游泳訓練班,甚至去推廣游泳教練班,甚至去推廣教練之教練班。甚至去出書教游泳。

在金剛經中,經常較量功德,上段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來較量,這裡就用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來較量。

自覺覺他為目的。金剛經中反復強調,用無量無邊的珍寶佈施的人,所得之福德不如受持金剛經的功德大。因為他們種下的是有漏之因,祇能在當世或來世得人天福報之果。而金剛經中論述的正是覺悟真心之法,真正的發心受持讀誦此經,就具備了真福德、福德性。

註:

1. 七寶指人間最寶貴的七種寶物,不同佛經對其內容說法不同.通常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等,其他二寶有說是琥珀、珊瑚,有的說是珍珠、玫瑰,還有說是玻璃、赤珠的。七寶是供修行的聖物,有以下功用: 蜜蠟具有驅邪定魂的能力。 硨磲可消災解厄,除惡聚靈,庇佑子孫,鎮心安神之功。 珊瑚可防止災禍,增智慧,結佛緣。 琉璃水晶可潔淨心身,人石通靈,具有保護的用途,幫助開啟脈輪。 珍珠可平靜心靈,開悟大智。 金多用來做成佛像和神殿,具有増益的效果。 銀可息災,定神。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天、人、阿修羅

經文: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解讀:

這一段經文中,繼續大力推介金剛經。

若人人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供養是經,如佛塔廟。尊重佛,尊重經典,尊重弟子,則佛法可廣傳世間。

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合稱六道。
本段介紹佛教基本輪迴概念。三善道和三惡道,合稱六道輪迴。
輪迴,是佛教的主旨,是佛教的基本理論。

人類未來世界,是天堂或地獄,在於輪迴。

輪迴,有兩點要留意:
1. 人死後,肉身不輪迴,肉體成塵土。
2. 人死後,靈魂輪迴,按照因果報重入六度。但前生一切完全忘記。能帶走的只有所作的業,亦即果報。

換句話說,若這人重來到這個世上,他是全新的一個人,前世對他有影響的,就是他前世對這個世界所作的事,若他前世曾經使這個世界更美好,他今世將有一個更好的世界,若前世他使這個世界推向地獄,他今世便會活在地獄裡面。

當人生走到盡頭,回顧一生,若他的存在,曾令到這個個世界好了一點點,他便可以安心了。因為他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他將會去到一個更好的世界。

若人類努力,未來的世界,當然會遂步接近理想中的世界。可以想象到的理想世界,人類會健康,長壽,無須工作,資源充足,自由自在,一切自然現象盡在掌握中,沒有天災,沒有意外。這其實與我們心目中的天國,極樂世界無異。

若人類放棄自己,不愛惜地球,單單資源用盡及環境污染這兩項,便足以使未來世界變成地獄世界。

看科幻電影,未來世界一是描繪成天堂一様,或者地獄一樣。

生死輪迴,是進化過程的一種自我保存,自我完善機制。過程中,産生了欲望,痛苦。

進化,自身是盲目的,機械的,當然無明,產生自我、我所,產生貪愛,成就輪迴。因為進化是盲目的,隨機的,因此也是無限的,無邊的。只要有存在的空間,有利於存在的話,進化也能進入。

佛教中的因緣無常,相當於進化論中的適者生存,物競天擇。

佛教倡導有中生無,色即是空。超脫輪迴。進化論是無中生有,空中成我。適者生存。

有需求便有欲望,有欲望便有誘惑。換句話說,有水便有魚,有魚便有魚餌。進化,其實已經解決了無常變幻這個問題。生物遺存,變化,適者生存,就是對應無常之道。

註:

1. 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合稱六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
2. 六道輪迴,指這六種欲界眾生,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眾生從無始以來,對世間無常的真相無所了知、對生命的實相不明瞭的無明,而產生種種導致不斷生死的煩惱,未能斷盡,便輾轉生死於六道中如車輪一樣地旋轉,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佛,否則無有脫出之期。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解讀:

在金剛經內,其中的一個立論方法,就是所有的討論,都只是語言文字的名相而已,它的背後,有它要傳達的真相。

金剛經中有大量的類似於 “如來說XX,即非XX,是名XX” 的文字,例如本段中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等等。

所謂相者,須由覺知心去理解,才有相貌之說。要有慧眼,才能看見實相與非相的真理。

既是實相,亦是非相。既非實相,亦非非相,想要看見實相與非相的真理,先要有一個大乘佛法的正知正見,那就是要了知如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以意識覺知心,在意識覺知心外,去找到真心如來。

沒有這個大乘正確的觀念並如實參究實證,而只是在語言文字上推理,就難以瞭解此經文背後所要傳達的真正內容。

世俗心行與言說,必有名、義二者。名是能詮,義是所詮。但名能詮義,而名並不能親得義的自性,義實不一定由某名詮表的。名不離義而不即是義,義不離名而非即是名。有名有義的法,法實不在名中,不在義中,不在名義之間,也不離名義,世俗幻有而沒有自性可得。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如取相為如何如何,早就不是了。這是隨順世俗,以名句文身為表示而已。

這一段經文,繼續大力推介金剛經。

最初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為較量,然後以恆河沙數的世界七寶布施為較量,現在以恆河沙數身命布施為較量,比較受持本經及為人說法的功德 。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按:除了鳩摩羅什譯本、真諦譯本和菩提流支譯本,其它譯本沒有"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句。

註:

1. 三十二相,是轉輪聖王與佛的身體所具足之三十二種外貌特徵。是根據古印度人的審美觀而建立的,最早與轉輪王傳說一同出現,認為轉輪王將具備這三十二種外貌特徵。因為佛陀被等同於轉輪王,因此也被認為擁有這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代表善因善果,每一個相都是善心善行修得的果報。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經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

「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解讀:

本段中,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此即在說明離六塵見聞覺知性。所謂相者須由覺知心了別完成,才有相貌之說。離六塵之見聞覺知,如何有相可言?

要有慧眼,能看見實相與非相的真理。既是實相,亦是非相。

忍辱波羅蜜,又稱羼提波羅蜜,梵語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 。
論說忍有三:
生忍;忍受人事間的苦迫,
法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
無生忍:忍可諸法無生性,無生忍即般若智慧。

本段以歌利王割截身體和忍辱仙人的佛經故事,來說明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有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故說入闇等喻,不知我何所處。此中以暗比喻無智,明眼士夫,喻有智人。

本段佛陀總結而勸告眾人說:菩薩發心,應離一切相而發無上正覺心。

有聞此經生真實想者,當來定得無分別智,除妄分別,證達二空,故為希有。由如是故,雖復捨多身體,不如受持。

本段提及信解受持,信、解、受、持乃佛陀主張,對學佛應有之態度。金剛經早一段正信希有分第六,已經討論了如何生實信,金剛經會繼續討論如何解、受、持。

信解受持中,如何解,是最難說清楚的,金剛經全經就是在說如何去解。

受持,正如本段說,受持金剛經的其中一個法門,就是讀誦及為他人說金剛經。

本段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這正是離相的不二法門。因為當一住相,便會有為而為,便會為達到目的而說誑語、異語。很多時聽到人說,迫不得已,說了善意謊言,就是這個意思。

明不妄語,遣外執。

菩薩修菩薩行,若心住於色等法而行布施,這如走入 無光的闇室,一切都不能見。反之,菩薩心不住於色等法而行布施,那就如明目人,在日光朗照的地方,能見種種的形色。

註:

1. 慧眼,為五眼之一,慧眼可以見到實相,了解真空無相的道理。
2. 第一波羅蜜,即般若波羅蜜。六度波羅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意為到達了彼岸。
3. 忍辱仙人和歌利王的故事,出自大涅槃經。忍辱仙人修菩薩道時,在山中修行忍辱波羅蜜。某日,國王歌利,率領隨從山上游獵。遊玩倦了,就地休息,不覺入夢。眾人見王熟睡,便各自隨意走動,行至一茂林中,見一仙人,相貌端嚴,禪定入定。眾人請求仙人給她們講道。菩薩應眾所求。歌利王一覺醒來,不見一人,大為不悅,提著利劍四處尋找,見眾人們圍著一個修道者,聽其侃侃講道,不覺怒火上升,喝道:“你是什麼人?敢於誘我的宮女來此!”菩薩很安詳地回答道:“我是修忍辱行的仙人,宮女們是自己來求聞佛法的”。歌利王聽菩薩說是修忍辱行的,便隨手一劍割下菩薩的耳朵問道:“你能忍辱嗎?”菩薩沒有絲毫怨恨的神色,慈和安穩地回答說:“我不起嗔恨!”王又一劍割下菩薩的鼻子,菩薩的面容照舊不變,依然和顏悅色。眾人見此情景,看出菩薩確是一個不平凡的聖者,便勸大王不要再加害了。王不聽,又斬下菩薩的手足,問道:“你究竟有沒有嗔恨?”菩薩還慈祥地回答說:“我於無數世來,修習慈悲,行持忍辱,所以心無一絲嗔恨。”歌利王仍舊不信,又問菩薩說:“有何方法能證明你心底無恨?”菩薩道:“若我真無嗔恨心念,願我被支解的身體能恢復如故。”菩薩說完這句話,說也奇怪,他的身體立即恢復原狀,一無所損。接著菩薩發願道:“未來世時,我成正覺,第一個就度你大王!”此時歌利王深信不疑,放下利劍,驚恐跪下,向菩薩求哀懺悔,並感謝對他未來的救度。這位菩薩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國王就是佛陀初成正覺後,初度的五比丘之一的憍陳如尊者。
4. 瞋恨,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貪、嗔、痴三毒中此毒為最惡。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解讀:

於本段佛陀作第四番功德較量。本段主旨: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本段在說明信解受持中的持,如何去持?就是: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

這主旨,亦是本經之大乘金剛威力。樂小法者,便不知這金剛威力。因為樂小法者,住著在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不能於此般若深法,聽受乃至為人解說。

當人人自度度他,人人自覺覺他,像金字塔式,人人書寫、受持、讀誦、為他人解說金剛經。這個方法,推廣得宜,普度衆生。

註:

1. 劫,是佛教一個時間單位,對人類來說是很長的時間,一劫等於四十三億二千萬年。
2. 樂小法者,包括以自我修行的人,佛陀部份的學生,都可被視為樂小法者。佛陀講述金剛經時,特別告訴不當的修行方法,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無法生信開智慧。
3. 大乘,以普渡众生為志,修菩薩道,以成佛為目的,稱為大乘。相對於小乘,小乘偏重于清净解脱和自我完善,不包括助人解脫之慈悲心。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能淨業障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解讀:

這一段經文,繼續大力推介金剛經。

供養諸佛但是福門,助菩提法:聽聞、持、誦,則生意解。

這一段經文,簡單介紹罪業、因果、惡道等概念。這話題已在前段尊重正教分第十二討論。

簡單地說,當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他是全新的一個人,他前世對他的影響,就只有他前世對這個世界所作過的事。若他前世曾經使這個世界更美好,他今世便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若前世他使這個世界推向地獄,他今世便會活在地獄裡面。

我時常說一個故事,關於駕駛禮讓態度的,來做比喻。

在路上駕駛,鄰車打燈要求切線,這時我心情不好,立心不讓,反而加速,使鄰車不能切線。這本來是小事一樁。鄰車司機,當然也會因此而心情不好,也會開始立心不讓。這‘心情不好,立心不讓’的駕駛態度,便象細菌擴散似的,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遍整個社會。一個駕駛者地獄的社會。

若當初我一念之差,由立心不讓,改為存心禮讓,同樣道理,存心禮讓的駕駛態度,便象細菌擴散似的,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遍整個社會。一個駕駛者天堂的社會。

地獄與天堂,只在一念之差。

又甚至,若我已身處駕駛者地獄當中,人人立心不讓,我卻改變立心不讓的習慣,改為存心禮讓,初初可能會遇到無數譏笑,但堅信可改變其他人立心不讓的習慣。這就是佛陀本段所說: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註:

1. 業障、罪業,業是因果報應的原素。是指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經歷及遭遇均是受自己行為影響。個人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業也是主導眾生輪迴的因,業不單影響現世結果,還會延伸至來世。業有三大類:身業、口業、意業。身業是行為所做的業,口業是語言所做的業,意業就是念頭所做的業。念善則造善業,念惡則造惡業。惡業有所謂十惡業,分別是三身惡業、四口惡業和三意惡業。身三惡業:是殺生、偷盜、邪淫,此三業皆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口四惡業: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此四業不但是生死輪迴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災人禍的根本。意三惡業:是貪嗔癡三毒,此三毒是無量無邊之煩惱根源和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以及地獄道)的直接業源,也是致人身體疾病的根本原因,也是水災、火災、風災的直接原因。另有大惡業,就是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命終將墮無間地獄。
2. 阿僧祇、那由他,簡單的說,是極大的數字。
3. 於後末世,佛教雖然提到所有世界都有成、住、壞、空的說法,但並沒有提出確定時間的末世。金剛經這裹的末世,當作一般的未來解。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解讀:

這段經文,是佛陀把前面說過的,作一小結。

以燃燈佛之故事,解釋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無法為發心者,無法為證得者。

佛陀以自己經歷證明,從前在然燈佛那裡,有什麼實法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說:沒有。
佛說:是的,的確乎沒有什麼為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於然燈佛所有法可證而得菩提者,是則為有所得;
有所得者,即所執。
若有所執。如何與佛陀授記?
於我、法都無所得。無所得故,二執乃盡。
執既盡故,得可成佛,所以然燈與授記也。

這段經文主旨: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四相中的我及無我,所謂我,是意識中的那個我,是那個正在思想及感覺中的我。但去我並非除去那我,而是將我大同化,去除界限分別,與衆生一視同仁。

眾生一切痛苦與快樂,可歸納為一種願力,這些願力,左右事情的發生、進展及結果。這些願力,亦可稱為緣。

看破不等如灰心。五蘊皆空,不是一切皆空。

普度眾生,這說法基本上是矛盾的。若任務完成,這世界已是淨土或者天堂了。地獄必空。換句話說,這個是永遠不能完成的任務。

佛與地藏菩薩的願是一樣的。

為了做菩薩而行菩薩道,只是名菩薩,不是菩薩。

發心、修行等本欲除病;既存我執,病乃轉生。欲令雖復發心,內忘其我,勿念我能;修行亦然,降伏亦爾。

鳩摩羅什譯: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玄奘譯:所以者何?善現!言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如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無生、法性增語;言如來者,即是永斷道路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畢竟不生增語。何以故?善現!若實無生,即最勝義。

註:

1. 燃燈佛之故事,佛經記載,燃燈佛是極久遠以前,提和衛國王子,出生時正值夜晚,可是他一出生,便通體發光,一片光明,照亮得猶如白晝,因此名為燃燈。他的父王臨終前本把王位傳給他,可是這位名為燃燈的王子卻看破紅塵,將王位交給弟弟後,便出家雲遊四方,成佛後便是燃燈佛。燃燈佛一次遇到一個小童,小童以五莖蓮花貢獻給燃燈佛,更主動解開頭髮鋪在泥路上,讓燃燈佛走過而不用弄污雙腳。因此燃燈佛便傳授這位小童佛法,更預言他在九十一劫之後將成佛,那小童便是釋迦牟尼。
2. 授記,是一種預言設定,是佛對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作定時、定量、定性的預設定。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解讀:

這一段經文,佛陀介紹佛教五眼和三心的概念,解說一體同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互聯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德山禪師對《金剛經》下了很深的功夫研究,著作了一部《青龍疏抄》。聽說南方提倡「頓悟成佛」之說,頗不以為然,便帶著《疏抄》南下,準備破斥此一邪說。

到了南方,路上經過一所賣餅的小店,德山腹飢,欲買餅作為點心充飢。
店中僅一老婆婆,見德山買點心,當即問他:「你肩上擔的是什麼啊?」

「《金剛經青龍疏抄》。」

「那我考你一個《金剛經》的問題,如果答得上來,點心免費供養。」

「請說來聽聽!」德山滿腹信心地答應。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大德要吃點心,點的是哪個心?」

德山愕然不知所對,最初的一番氣勢,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他才知道南方惠能大師的頓悟之說,在老婆婆那裡就有了印證。

時間上有過去、未來、現在之說,但無住真心沒有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分別,只那一念,吾人的本來面目,「自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長新」,有何過去現在未來呢?

佛教五眼三心,表面意義可參考附註。

於我所理解,佛教五眼三心的功能,都是出自人類的腦袋,指的不單是眼睛看見的東西,或心理所想的事物,而是指我們腦海中看見及想到的事情。

五眼,所指的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聯想能力,進而推廣至判斷力、預測力(天眼),再進一步而推廣至抽象理論的理解及作出結論(慧眼),再進一步而發現或發展出糸統性理論(法眼)。

達爾文、愛恩斯坦、喬布欺、周文王、孔子、老子等都是修得法眼的人物。

心,是指我們的意識。三心,正如附註解釋,過去的已成過去,過去的意識都已成泡影,已沒有影響力了。未來的尚未來,未來的意識都飄忽不定,隨時改變。以為當下現在的意識可以掌握,可是這樣便住了相。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五蘊,色受想行識,六觸,眼耳鼻舌身意,即現代語言consciousness,意識。

意識,當然是進化而成的。如何進化呢?明白箇中道理,是了解意識之關鍵。

我認為硬體功能之理解,並不十分重要。

進化之結果,必然乎合適者生存,物競天擇之守則。但其結果,在宏觀來說未必是最理想的。其結果必然是自私和短視的。

快樂與痛苦,對進化而言,只是一種手段。

佛陀當然不知有進化論,不知何以進化成五蘊六受陰。但佛陀深明五蘊六受陰皆無常,苦,空,非我。

進化結果,只會是機械性的,有其真理及意義,但不會是人生終極目的。這目的,唯有向宗教尋找。

意識是進化之產物。若進化是以基因為基礎的話,意識可以說只是進化過程中一個副產品,並不重要。

意識,只是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產品,與進化過程其他產品,包括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並列。色聲香味觸,是外界物理反應,法、意識、思想、快樂、痛苦、欲望、煩惱、苦惱、厭悶,夢幻,貪瞋痴,是源於內心之感覺。

意識的進一步,就是自我意識。

據科學研究,並非所有動物皆有自我意識,用鏡子看自己做實驗,只有人類及少數靈長類動物才有自我意識。而人類要大約十八個月大以上才有這自我意識能力。

科學家認為,這個自我意識,可使我們在思想上,回憶過去及計畫未來。而且這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代價,就是意識到死亡之必然性。

明佛有能見。非佛無眼而不見,亦非無有情可見,有彼因緣所生假法故。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古德頌云:
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
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線空,
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註:

1. 五眼,在佛教理論中,眼可以分成五種層次: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又稱五眼。
肉眼:凡人肉體的眼睛。
天眼:色界天人的眼睛,凡人可以禪定修得。天眼看東西,不受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的限制。但天眼只能看到和合因緣假名之物,不能看到實相。
慧眼:慧眼可以見到實相,了解真空無相的道理。
法眼:法眼可以知道一切眾生的方便法門,使眾生證道。
佛眼:佛陀身上具備前四眼,佛眼無事不知。
2. 三心不可得。圓覺經維摩詰對彌勒菩薩說:「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是以,時間上有過去、未來、現在之說,但「無住真心」沒有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分別,只那一念。時間上有過去、未來、現在之說。但在一真法界,沒有時間的流逝,沒有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分別,唯一真實的存在是”一念”、”當下”。過去則已去,現在又不住,未來尚未來,故皆不可得。因此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福德無實性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解讀:

七寶布施,不如持經。七寶布施,不如離相。般若之最深處,即云福德無實性。

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本段佛陀特別提醒,福德有實不說多,福德無實卻說多。

佛陀這裡告以無福之福,無得之得的道理。無福之福,雖有布施,而忘布施。凡住相布施,皆是有為之功,不住相布施,即是無為之功。有為之福,終有了日,無為之福,永無盡時。

本段引入因緣概念。因緣,一切事情的生成,依賴各種條件。其直接主要條件為因,間接次要條件為緣。緣字字面解釋有攀爬之意。集合因及各種緣相配合,成就法界一切現象,即為因緣。有因有緣而法成。例如散播種子為因,陽光雨水為緣,因緣和合而結果子。

然若聽聞正教,依教行施等時不住自身等相,但求無上菩提,當來所引無漏福聚,其量則多,非妄、倒也。

註:

1. 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法界之義有多種,隨經典和教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是佛教重要理論概念。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解讀:

佛陀在這裡加以解說,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以自性身非色性,亦無隨好故。是故如來說名色身圓實者,是名報、化身也。

欲見如來,不能只在表相層面下功夫。

本段帶出如來三十二相具足之念,我們在以下第二十六分法身非相中有討論。

想到瞎子摸象這個寓言,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故事說幾個瞎子,用手去摸同一隻大象,然後各人說出,他所理解大象的形象。結果各人描述出大象的形象,都各有不同。摸大象尾巴的說大象象一條繩,摸大象腳的說大象象一棵大樹,摸大象耳朵的說大象象一把扇。這正如本段說: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那麼我們這些眼能看見的非瞎子,能看見全隻大象,就能準確地描述大象的形象嗎?除非你是生物學專家,對大象做過研究,否則也不能準確地描述一隻大象。正如如來說: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要了解一件事物,單是知道這東西的名字,見過這東西的外形,不能說已經了解這件事物。

例如看見一隻美麗的蝴蝶,網上查它的名字,查到它是華南綠彩燕尾大鳳蝶,那便很滿意,認為已經認識這隻蝴蝶了。達爾文卻鍥而不捨,繼續追查,結果發展出進化論。

欲見如來,不能只在表相層面下功夫。

註:

1. 具足色身,指圓滿報身佛的總相,即三十二相。
2. 具足諸相,指圓滿報身佛的別相,即一相中也有無量相好具足。
3. 三十二相,是轉輪聖王與佛的身體所具足之三十二種外貌特徵。是根據古印度人的審美觀而建立的,最早與轉輪王傳說一同出現,認為轉輪王將具備這三十二種外貌特徵。因為佛陀被等同於轉輪王,因此也被認為擁有這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代表善因善果,每一個相都是善心善行修得的果報。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慧命須菩提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解讀:

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佛陀答:有。

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彼非眾生,非不眾生。非是無佛性之眾生,是聽聞般若發心成佛之眾生。於此經典生信心者,即是能發心、修行、成佛之有情,非是無種性之眾生。

本段用謗佛這個名詞。謗佛是最大惡口業。十分嚴重,可落無間地獄。

佛法是無法直接用語言表達的,能用語言表達的,都不是真正佛法,只不過是權宜方便說,只不過是探路的明燈而已。如果拿明燈當道路看,那就違背了佛的本意。所以說佛有所說法,便是謗佛。

佛經只是探路的明燈,千萬不要盯著燈看,忘卻道路。佛說法,是為了眾生明理見路,千萬不要執著經典,把佛經當學問研究而不去修行。整天把經典生搬硬套,東一棒西一棒。那是佛所悟的,不是你所悟的。應當自己去參悟。

金剛經是佛陀說法,弟子阿難筆錄。經中開頭稱須菩提為長老須菩提,聽金剛經至此,在阿難心目中,須菩提已成慧命須菩提了。

由有情證達真如,了解一切,名法身說,如聞說法而了達故,名之為說也;猶如有人若語、不語,但令他解了,亦名說也。

老趙按:把佛經當學問研究而不去修行。這句說話是對老趙自己的當頭棒喝!

註:

1. 慧命,意謂具壽命。對有德比丘之尊稱。指法身以智慧為生命。如色身必賴飲食長養,而法身必賴智慧以長養。若智慧之命夭傷,則法身之體亡失。
2. 口業,是佛教經典業的一種,屬於身、口、意三業中的一業。是指因為語言導致的因果。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無法可得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讀:

這裡須菩提領悟了,佛陀十分高興地說:「如是!如是!」

云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則既無所知之法,云何得名無上正等覺?非有法可覺,方名無上正覺,然由於真如中無有少法可得,故名無上正覺也。

註:

註:
1.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的語音直譯,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禪宗譯作大徹大悟,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境界,是佛境界的大智慧,也就是成佛。但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或大徹大悟,都不能包涵全部意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入世度一切眾生。理性上是大徹大悟,超越本性之心。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廣,所以佛教經典保持這個原文音譯,讓人們自己去了解。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解讀:

玄奘譯:一切善法無不現證,一切善法無不妙覺。

在此再次說明,金剛般中有大量的類似於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的文字。此即在說明真心如來離六塵見聞覺知性。所謂相者須由覺知心了別完成,才有相貌之說。

而真心如來離六塵之見聞覺知,如何有相可言? 要有慧眼,能看見實相與非相的真理。既是實相,亦是非相。

慧眼的討論在一體同觀分第十八。所謂五眼,在佛教理論中,眼可以分成五種層次: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所指的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聯想能力,進而推廣至判斷力、預測力(天眼),再進一步而推廣至抽象理論的理解及作出結論(慧眼),再進一步而發現或發展出糸統性理論(法眼)。

既非實相,亦非非相,想要看見實相與非相的真理,先要有一個大乘佛法的正知正見,那就是要了知如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以意識覺知心在意識覺知心外去找到真心如來。

沒有這個大乘正確的觀念並如實參究實證,而只是在語言文字上推理,就難以瞭解此經文背後所要傳達的真正內容。

以上言論,乃綜合網上搜羅眾大德意見,並非老趙心得。老趙本人還未到達這真心如來境界。

註:

1.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感覺。相對六根,也可稱六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感覺器官。塵就是塵垢,具有染污的涵意。眼、耳、鼻、舌等六根相應於六塵而起六識,就因為這六識而讓人起種種分別想,譬如喜愛這、不喜愛那等,而生起「貪、瞋、痴」三毒,此「三毒」能害善根,損減功德,終致纏縛於生死苦海,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

經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解讀:

故一受持,即為菩提廣大因勝增上緣故,勝餘無量珍寶施。

本段提及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乃是佛教中的世界觀。其結構與現代科學觀測之宇宙銀河星雲星團體系有雷同之處。

佛陀在此正名本經:般若波羅蜜經。

佛陀再次強調,集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仍不及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


註:

1. 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佛教中的世界觀。每一个小世界,其形式皆相同。指由小、中、大等三種千世界所成的世界。由小千、中千集成的大千世界,謂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尊佛所渡化眾生的世界,而所有的世間則是因為有無數無量的佛,所以有無數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
2. 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上自色界,下至大地下風輪,其間包括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色界梵世天等,為一小世界。
3. 七寶:供修行的聖物;
琥珀:驅趕邪崇,安魂定魄。
硨磲:消災解厄,除惡聚靈。
珊瑚:防災增智,廣結佛緣。
水晶:潔淨心身,開啟脈輪。
珍珠:平靜心靈,開悟大智。
黃金:佛像神殿,増益效果。
白銀:息災解難,定氣安神。
4. 般若波羅蜜:般若譯義是智慧,波羅蜜譯義是到彼岸,般若波羅蜜是說般若如船,能將眾生從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彼岸。
5. 偈語:是指佛經中的唱頌詞,體裁和中國古代詩詞類似。高僧講經說法,常引偈語。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勿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解讀: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問題就在這個我字。

佛陀這裡明確地指出,菩薩與凡夫之分別。

心中有我,便是凡夫。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如來若說實有眾生等實可度者,是則我執未亡,不名為佛。


註:

1. 凡夫,指一般人,以佛教的觀點來說,佛是已經開悟的凡夫,凡夫是未開悟的佛。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解讀:

正當以為須菩提有所領悟,已成為慧命須菩提時,佛陀再問,須菩提便出岔子。

金剛經內有數條四句偈,這是其中之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即以色見、以音聲求,即着相,即有我,即凡夫,即是人行邪道。

按:此段鳩摩羅什譯本與其它譯本,有些不同;例如玄奘譯本: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
善現答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

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善現!若以諸相具足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如是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
     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
     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鳩摩羅什譯文與餘五譯出入頗大。

鳩摩羅什譯文二偈缺一。

玄奘譯:
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
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陳譯: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應得見我
由法應見佛,調御法為身,此法非識境,法如深難見。

此舉二頌以成立前述不可以相具足觀真佛之義。

註:

1. 三十二相,是轉輪聖王與佛的身體所具足之三十二種外貌特徵。是根據古印度人的審美觀而建立的,最早與轉輪王傳說一同出現,認為轉輪王將具備這三十二種外貌特徵。因為佛陀被等同於轉輪王,因此也被認為擁有這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代表善因善果,每一個相都是善心善行修得的果報。
2. 轉輪聖王,在印度神話傳說中,當統一世界的君王出現時,天上將會出現一個旋轉金輪,作為他統治權力的證明。擁有這個旋轉金輪的人,將成為這個世界以及全宇宙的統治者,他將會以仁慈治理這個世界,開創轉輪聖朝。佛教與印度教等,都繼承了這個傳說。這個稱號,在孔雀王朝時代首次出現,為賓頭娑羅與阿育王的尊號之一。轉輪王被認為具備三十二相。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早晨!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解讀:

鳩摩羅什譯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
其它譯本沒有不字。

上一段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在這一段佛陀強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是否具足相無關;正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需理會諸法是否斷滅。

佛陀在金剛經中,一路叫我們放下執著,在這裡佛陀強調:執著無,也是執著,執著是否斷滅,也是執著。

放下執著,並不是斷滅,有許多人,自認為什麼都看得空了,其實那不叫空,那是灰心,或者年紀大了,或者環境不得已,或者倒霉透頂,所以說看得空!那是灰心,是斷滅,是非常厲害的灰心,卻不是看得空。

想求得大徹大悟,要注意不能落入斷滅相。

人死如燈滅,是斷滅見。問題是這見解會導致做事不顧後果。對後果不需要付責任。便不怕種惡因。

要明白輪迴之意義,先放眼於無限之時空,我們活在此刻只是一個不斷重復之片段。從前所作之因,便做成目前的果。目前所作之因,便成為將來之果。至於這個我,可以是從前、現在或者將來的那個我,根本沒有分別。這個我是作業者,也是受業者。

我有一個對輪迴的看法。先說個故事:

今早起來,心情比較差,走到街上,面黑黑的,這時,迎面而來一位仁兄,笑容滿面地打個招呼,叫了一聲早晨!令的心情好了一點。

心裡感謝那位仁兄,總覺得欠了他什麼似的。跟著,迎面見到另外一位仁姐,便自然而然地向她笑臉說聲早,她亦受影響,心情更好了,她亦向其他人說早。

之後我見到每一個人,都好像受到感染似的,每人都主動笑臉向別人說早晨。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整個社區,今天每人都有個愉快的開始。這個社區,今天特別愉快。

真感謝那第一位笑臉向我說早晨的仁兄。

好,明天要特別早出門,做那第一位仁兄。

這便是輪迴的意義。

佛教概念中,無我與輪迴,似乎是互相矛盾的,因為輪迴需要一個主體,而這個主體正是這個"我"。

能參透無我,可能就是擺脫輪迴之關鍵。

註:

1. 斷滅相,斷滅相落空,認為佛法的空間是空的,見到個空果,就是斷滅。空是方便的說法,是個形容詞,如果把空當作真正空得一無所有,那不是空見,那就叫做斷滅見。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不受不貪

經文: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解讀:

金剛經中反復強調,用無量無邊的珍寶佈施的人,所得之福德,不如受持金剛經的功德大。

金剛經中論述的正是覺悟真心之法,真正的發心受持讀誦此經,就具備了真福德、福德性。

但在金剛經未段這裡,佛陀卻說: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佛陀總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不受福德。

有受便有貪,便有計算。因有我而有計算,有人我之分別,有我所,而生貪瞋痴。斷一切計算,斷除貪、瞋、痴。是佛教基本教義。

貪瞋痴,是一切煩惱根源。欲念與痛苦,都源於貪。源於無明,無常不如實知。現代人,肉體上的痛苦是減少了,但欲念未減,心靈上的痛苦未減。皆因對無常並不了解。

現觀形相之美好,而貪戀,因未知將來之必敗壞。現視蠅頭小利之重要,而貪戀,因未見眼前宇宙之浩瀚。未能放下,只因眼光短淺,不看前面,不看將來。

有一個對付欲念的法門,叫不淨觀,是去觀察人屍體由剛死亡至化成白骨之過程,從而明白美色並不是永恆,了解無常之必然。這是用猛藥治療惡症。

利用人性本性對美醜兩極。卒之明白曹雪芹作風月寶鑑之用意。對症下藥,以本性平衝平性,佛陀實在是高手。

六根六欲,由進化而成,在進化過程中,資源有限,故六根六欲必然貪多無厭,永無休止。

但至今進步社會,資源垂手可得,郤有盡止之日,枯竭之期。若人生六根六欲不受限制,來日必受苦報。

無我有二種:
一、人無我:五蘊假合,名之為人,於中無有一、常之主體也。
二、法無我;一切有為法因緣所生,無實自體。

註:

1. 貪,意思為依戀、熱切的想要、渴望、貪婪,是一種心理狀態,熱衷與貪圖於世間事物,希望獲得與保有,但終是受挫。它的根源是無明、愚癡以及我見,是三毒之一,為三毒之最,乃修行的最大障礙。
2. 三毒,為貪、嗔、痴三種煩惱的合稱。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癡無明,因貪、嗔、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大智度論》:「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生瞋恚,此結縛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解讀:

若說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即着相。

金剛經解釋,何謂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四句亦可作偈語看。

什麼是如來?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如来,就像來了一樣。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如來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來,是佛陀背後所代表背後的理念。眼睛所見,耳朵所聞,只是佛陀的形象,佛陀的相;不是如來。真正了解佛法後,心中所想的,就是如來。故如來不生不滅,無所來無所去,無相無形。當有人得聞佛法,如來就出現,如来就像來了一樣。當有人宣說佛法,他就代表如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

註:

1. 威儀,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萬德具足、莊嚴圓滿之相。
2. 寂靜,即無去無來,非動非靜,寂然之體。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經文: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解讀:

這段佛陀指引我們思考三千大千世界與微塵之別,何謂一合相?為何不可說?

一合相,指由眾因緣和合而成的一件事物。用現代語言,一合相即一個糸統。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由眾因緣和合而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合相,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個糸統。

為何不可說呢?不可說,即不可以言說詮示,沒有辦法用文字或言語形容。

一合相不可說,可與老子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同看。

不可說就不說嗎?人類的追求欲,使我們不能放棄,古今中外,不少先賢偉人,窮畢生之力,大量哲學論述,都是嘗試說明三千大千世界這一合相。故佛陀說: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註:

1. 一合相:指由眾因緣和合而成的一件事物。
2. 不可說,謂真理可證知,然不可以言說詮示。
3. 貪著,貪心固著而不離,曰貪著。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

經文: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解讀:

佛陀總結金剛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心水清者當已察覺,佛陀一開始在善現啟請分第二時,已給了答案,當時在座中,未必有人發覺,佛陀開宗明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陀在這金剛經未段中,叫我們要按金剛經以上章節內容,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卻不可因此而生法相,不可因所知所見而作出結論,妄以為得出諸法真實之相。

知見不生法相,若心中法相一生,自以為掌握真理,便起執著。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一切現象,相依而生、而滅。因緣相應。因是原因,緣是助緣。

千古艱難唯一死,了脫生死,明白無常,無愛便無苦。六根六欲,十二因緣,造就了貪愛,形成了我、我所的意識。一有我、我所,便起執著。

所謂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苦。

苦樂不自生,隨因緣而生。

註:

1. 法相:謂諸法真實之相。
2. 執著,執著與愛導致苦的產生,使人無法解脫。《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執著?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從他聞、若自尋經、若他故教,於所著事不能放捨,是名執著。』」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不外如是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解讀:

金剛經真的是很艱深難解,其中欲説而未說之部份,是主旨。

金剛經在此總結:佛陀告訴我們,不取於相,信解受持,為人演說,普度眾生。

應立即了解何謂有為法、無為法。有因緣造作之法,叫做有為法,無因緣造作之法,即叫做無為法。這是有為法與無為法一般之見識,有為法可說事相方面而言,無為法可說理體方面而言。實相般若就是無為法。

一切有因果之法,皆為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不外如是。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應作如是觀。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現代之演化論、搏奕論,皆為因果之法,皆為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過眼雲煙。然而它們都是我們快樂和痛苦之根源。

金剛經中之有為法,近似達爾文之進化論。

在盤古初開時,世上未有生物,地球只有物質世界,世界為無為法(即物理定律)所統治。物質的存在與變化,依據無為法則。偶然地,有些物質,在合成與變化當中,得到了再生的特性。這特性,包括自我復制及自我修復等。這時世上便開始有"我"的存在。這些物質,因它們會自行復制,這便產生生存,輪迴,資源爭奪,自我,族群,鬥爭等等因果法刞,這些法刞亦可稱為有為法。一切欲念,苦樂,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我人眾生壽者相等,便慢慢演化出來。

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普度眾生,為人演說。沒有神或佛可以打救你,也不可以度你,唯有自性自度自救。佛陀告訴我們自救的方法。

因為救人的最佳方法,便是告訴他們如何自救。

一個高明的老師,他不會教學生知識,因這樣浪費時間,最多也只能教出一班象自己一樣的學生。高明的老師,會教學生如何自己學習知識。

釋迦牟尼告訴我們,要普度衆生,唯一方法,是人人自度,而且人人會告訴別人如何自度,度人自度。

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有些像金字塔式、層壓推銷法。這個方法,推廣得宜,真的可以普度衆生。

要地獄空,唯一方法,是教人去教人如何不入地獄。

作為一個救生員,若發願世上沒有一個人溺斃,單單練好拯溺技術,是不足夠的。唯有去推廣游泳訓練班,甚至游泳教練班,甚至教練之教練班。甚至出書教游泳。

金剛經,是寫給教練看的。佛陀是教教練的教練。

金剛經,是追求任何法之利器。它指引科學研究之道。它指引哲學研究之道。

金剛經,是記錄佛陀回答其大弟子須菩提的兩個問題。

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當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內提供這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
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2: 諸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非菩薩。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應作如是觀。


有一次,佛陀在靈鷲峰開示「大般若心法」,佛陀說道:
「妙生,所有勝相皆是虛妄,若無勝相,即非虛妄,是故應以勝相無相觀於如來。」

「妙生,應觀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頌以九喻,喻有為法中九種所應觀事:
一、觀心法如星;無明夜中能有照用,正智日出時,光便隱沒。
二、觀境相如翳;所緣境相如翳目人見淨空中有毛輪像,是妄現故。
三、觀報識如燈;燈以油注觸而得住,報識亦爾,由業情引,愛水所潤而得住故。
四、觀器界如幻;器世界中雖多奇異,然無實體,愚夫味著,智者不爾故。
五、觀身如露滴,不久住故。
六、觀所受如泡;隨起隨滅,不安隱故。
七、觀過去如夢;境已謝滅,唯餘心念故。
八、觀現在如電;纔生即滅,不暫停故。

九、觀未來如雲;阿賴耶識含未來法種,雖無相狀,眾緣會時忽有相現,猶如重雲,具含水點,天時變異,雨便流注故。

註:

1. 阿僧祇,一個佛教數字,是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意思。
2. 如如不動,就像真如那樣永恆不動。第一個如字,是像的意思,第二個如字,是真如,也就是眾生本有、與佛不二的真心佛性、本來面目等等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