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早晨!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解讀:

鳩摩羅什譯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
其它譯本沒有不字。

上一段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在這一段佛陀強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是否具足相無關;正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需理會諸法是否斷滅。

佛陀在金剛經中,一路叫我們放下執著,在這裡佛陀強調:執著無,也是執著,執著是否斷滅,也是執著。

放下執著,並不是斷滅,有許多人,自認為什麼都看得空了,其實那不叫空,那是灰心,或者年紀大了,或者環境不得已,或者倒霉透頂,所以說看得空!那是灰心,是斷滅,是非常厲害的灰心,卻不是看得空。

想求得大徹大悟,要注意不能落入斷滅相。

人死如燈滅,是斷滅見。問題是這見解會導致做事不顧後果。對後果不需要付責任。便不怕種惡因。

要明白輪迴之意義,先放眼於無限之時空,我們活在此刻只是一個不斷重復之片段。從前所作之因,便做成目前的果。目前所作之因,便成為將來之果。至於這個我,可以是從前、現在或者將來的那個我,根本沒有分別。這個我是作業者,也是受業者。

我有一個對輪迴的看法。先說個故事:

今早起來,心情比較差,走到街上,面黑黑的,這時,迎面而來一位仁兄,笑容滿面地打個招呼,叫了一聲早晨!令的心情好了一點。

心裡感謝那位仁兄,總覺得欠了他什麼似的。跟著,迎面見到另外一位仁姐,便自然而然地向她笑臉說聲早,她亦受影響,心情更好了,她亦向其他人說早。

之後我見到每一個人,都好像受到感染似的,每人都主動笑臉向別人說早晨。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整個社區,今天每人都有個愉快的開始。這個社區,今天特別愉快。

真感謝那第一位笑臉向我說早晨的仁兄。

好,明天要特別早出門,做那第一位仁兄。

這便是輪迴的意義。

佛教概念中,無我與輪迴,似乎是互相矛盾的,因為輪迴需要一個主體,而這個主體正是這個"我"。

能參透無我,可能就是擺脫輪迴之關鍵。

註:

1. 斷滅相,斷滅相落空,認為佛法的空間是空的,見到個空果,就是斷滅。空是方便的說法,是個形容詞,如果把空當作真正空得一無所有,那不是空見,那就叫做斷滅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