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經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

「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解讀:

本段中,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此即在說明離六塵見聞覺知性。所謂相者須由覺知心了別完成,才有相貌之說。離六塵之見聞覺知,如何有相可言?

要有慧眼,能看見實相與非相的真理。既是實相,亦是非相。

忍辱波羅蜜,又稱羼提波羅蜜,梵語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 。
論說忍有三:
生忍;忍受人事間的苦迫,
法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
無生忍:忍可諸法無生性,無生忍即般若智慧。

本段以歌利王割截身體和忍辱仙人的佛經故事,來說明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有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故說入闇等喻,不知我何所處。此中以暗比喻無智,明眼士夫,喻有智人。

本段佛陀總結而勸告眾人說:菩薩發心,應離一切相而發無上正覺心。

有聞此經生真實想者,當來定得無分別智,除妄分別,證達二空,故為希有。由如是故,雖復捨多身體,不如受持。

本段提及信解受持,信、解、受、持乃佛陀主張,對學佛應有之態度。金剛經早一段正信希有分第六,已經討論了如何生實信,金剛經會繼續討論如何解、受、持。

信解受持中,如何解,是最難說清楚的,金剛經全經就是在說如何去解。

受持,正如本段說,受持金剛經的其中一個法門,就是讀誦及為他人說金剛經。

本段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這正是離相的不二法門。因為當一住相,便會有為而為,便會為達到目的而說誑語、異語。很多時聽到人說,迫不得已,說了善意謊言,就是這個意思。

明不妄語,遣外執。

菩薩修菩薩行,若心住於色等法而行布施,這如走入 無光的闇室,一切都不能見。反之,菩薩心不住於色等法而行布施,那就如明目人,在日光朗照的地方,能見種種的形色。

註:

1. 慧眼,為五眼之一,慧眼可以見到實相,了解真空無相的道理。
2. 第一波羅蜜,即般若波羅蜜。六度波羅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意為到達了彼岸。
3. 忍辱仙人和歌利王的故事,出自大涅槃經。忍辱仙人修菩薩道時,在山中修行忍辱波羅蜜。某日,國王歌利,率領隨從山上游獵。遊玩倦了,就地休息,不覺入夢。眾人見王熟睡,便各自隨意走動,行至一茂林中,見一仙人,相貌端嚴,禪定入定。眾人請求仙人給她們講道。菩薩應眾所求。歌利王一覺醒來,不見一人,大為不悅,提著利劍四處尋找,見眾人們圍著一個修道者,聽其侃侃講道,不覺怒火上升,喝道:“你是什麼人?敢於誘我的宮女來此!”菩薩很安詳地回答道:“我是修忍辱行的仙人,宮女們是自己來求聞佛法的”。歌利王聽菩薩說是修忍辱行的,便隨手一劍割下菩薩的耳朵問道:“你能忍辱嗎?”菩薩沒有絲毫怨恨的神色,慈和安穩地回答說:“我不起嗔恨!”王又一劍割下菩薩的鼻子,菩薩的面容照舊不變,依然和顏悅色。眾人見此情景,看出菩薩確是一個不平凡的聖者,便勸大王不要再加害了。王不聽,又斬下菩薩的手足,問道:“你究竟有沒有嗔恨?”菩薩還慈祥地回答說:“我於無數世來,修習慈悲,行持忍辱,所以心無一絲嗔恨。”歌利王仍舊不信,又問菩薩說:“有何方法能證明你心底無恨?”菩薩道:“若我真無嗔恨心念,願我被支解的身體能恢復如故。”菩薩說完這句話,說也奇怪,他的身體立即恢復原狀,一無所損。接著菩薩發願道:“未來世時,我成正覺,第一個就度你大王!”此時歌利王深信不疑,放下利劍,驚恐跪下,向菩薩求哀懺悔,並感謝對他未來的救度。這位菩薩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國王就是佛陀初成正覺後,初度的五比丘之一的憍陳如尊者。
4. 瞋恨,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貪、嗔、痴三毒中此毒為最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