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解讀:

正當以為須菩提有所領悟,已成為慧命須菩提時,佛陀再問,須菩提便出岔子。

金剛經內有數條四句偈,這是其中之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即以色見、以音聲求,即着相,即有我,即凡夫,即是人行邪道。

按:此段鳩摩羅什譯本與其它譯本,有些不同;例如玄奘譯本: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
善現答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

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善現!若以諸相具足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如是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
     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
     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鳩摩羅什譯文與餘五譯出入頗大。

鳩摩羅什譯文二偈缺一。

玄奘譯:
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
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陳譯: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應得見我
由法應見佛,調御法為身,此法非識境,法如深難見。

此舉二頌以成立前述不可以相具足觀真佛之義。

註:

1. 三十二相,是轉輪聖王與佛的身體所具足之三十二種外貌特徵。是根據古印度人的審美觀而建立的,最早與轉輪王傳說一同出現,認為轉輪王將具備這三十二種外貌特徵。因為佛陀被等同於轉輪王,因此也被認為擁有這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代表善因善果,每一個相都是善心善行修得的果報。
2. 轉輪聖王,在印度神話傳說中,當統一世界的君王出現時,天上將會出現一個旋轉金輪,作為他統治權力的證明。擁有這個旋轉金輪的人,將成為這個世界以及全宇宙的統治者,他將會以仁慈治理這個世界,開創轉輪聖朝。佛教與印度教等,都繼承了這個傳說。這個稱號,在孔雀王朝時代首次出現,為賓頭娑羅與阿育王的尊號之一。轉輪王被認為具備三十二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