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妙行無住

經文:

復次:

「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解讀:

金剛經內,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提供這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
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2: 菩薩於降伏其心,應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答云何修行。

論到修行,總括的說,不外乎六波羅蜜。此六度以般若為導,而實 彼此相應相攝,一波羅蜜即具足一切波羅蜜。本經發菩提心,以大悲度眾生為 首,這與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給予眾生,使他離苦得樂,尤為吻合,故本經以布施為主而統攝利他的六度行。

本段是佛陀解答第一個問題,云何應住: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不住於相,行於布施。

言不住者:謂除內分別心,於外不著相也。

行施時不著於自身所施物、受施者乃至一切所希求之事物,但為菩提也。

不著報恩而行布施;報恩之行。不著果報即不求錢財、奴婢等外增上果,而行施也。

波羅蜜多有六,獨舉一布施。六波羅蜜多中,從淺至深,從粗至細,從易至難,皆以施為先故,標一施度,以例其餘。

布施,乃六度之初首。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金剛經中,佛陀其實沒有正式回答須菩提之問題,只告訴須菩提去找答案的方法。

菩提無樹,明鏡非台,心中無物,塵埃自在。

正如追求蕭灑,故作蕭灑,便不蕭灑。

金剛經說,首先要除四相,即除去 我、人、眾生及壽者四相。除執着。不要有為而為,不能存目的而爲。

不住相布施,福德之大,不可思量。有如上下四維虛空,不可思量一樣。

換句話說,住相布施,福德之大,就是所見到的那樣大。

本段主旨,妙行無住。

無住相布施,即無為而為。

為什麼有為而為是不對呢?因為有為而為,目的與作為不會一致,其真正目的只是利己爲己。所作所為有如釣魚,只是提供滿足欲望的假象。

世間一切誘惑,有如釣魚的魚餌。它們只是瞄準我們的弱點,提供滿足欲望的假象,而永遠不會滿足需要。

這個世界,有為法當道,衆生有為而為,人人在釣魚,世界充滿誘惑,虛假。故色是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故要去我執,除四相,方可無為而為。

佛陀何故教人修諸梵行?雜阿含經:為於五藴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諸梵行。

見色生愛,有欲無明,致有貪瞋癡。生明有明,是去除三毒之根本。現代科學,生明有明並不困難。

玄奘譯本: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鳩摩羅什譯本只提相,沒有提想。其它譯本均相、想並提。

言相、想者,相謂計所執之相,想謂能計之心。心中之相,便是想。

住相施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礙;不住相施者,無其分限,無有拘礙;故不住相施得福最多。

為了說明這個,佛便問須菩提說:東方的虛空可思量嗎?山、何、大地、日、月等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唯有虛空無其大小分量限礙,不可思量。

不住於相的布施,能降伏煩惱,能安住菩提心,而且所得的福德,廣大得 不可思議!有相布施,不能通達三輪性空,所得功德即有限有量。無論功德多麼大,總不過是人天有限的福報。但如能以般若相應而布施,將此布施融歸於 法性,功德即無限而不可思量。

般若三階:發心菩提重於願,伏心菩提重在行,明心菩提重在證。

註:

1. 布施,或布施波羅蜜,是菩薩六度之一。以福利施与他人,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為主。也就是施与财物、飲食乃至佛法本义,幫助一切眾生。菩薩的修行,從實踐布施開始。布施之實踐,除了可以去除慳貪習性外,還能長養慈悲心,並累積修道所需福德資糧。其中以法布施最殊勝。
2. 六根,也可稱六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感覺器官。相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感覺。
3. 福德.福報與德行,現在或未來在世俗法上的利益與回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