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不外如是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解讀:

金剛經真的是很艱深難解,其中欲説而未說之部份,是主旨。

金剛經在此總結:佛陀告訴我們,不取於相,信解受持,為人演說,普度眾生。

應立即了解何謂有為法、無為法。有因緣造作之法,叫做有為法,無因緣造作之法,即叫做無為法。這是有為法與無為法一般之見識,有為法可說事相方面而言,無為法可說理體方面而言。實相般若就是無為法。

一切有因果之法,皆為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不外如是。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應作如是觀。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現代之演化論、搏奕論,皆為因果之法,皆為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過眼雲煙。然而它們都是我們快樂和痛苦之根源。

金剛經中之有為法,近似達爾文之進化論。

在盤古初開時,世上未有生物,地球只有物質世界,世界為無為法(即物理定律)所統治。物質的存在與變化,依據無為法則。偶然地,有些物質,在合成與變化當中,得到了再生的特性。這特性,包括自我復制及自我修復等。這時世上便開始有"我"的存在。這些物質,因它們會自行復制,這便產生生存,輪迴,資源爭奪,自我,族群,鬥爭等等因果法刞,這些法刞亦可稱為有為法。一切欲念,苦樂,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我人眾生壽者相等,便慢慢演化出來。

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普度眾生,為人演說。沒有神或佛可以打救你,也不可以度你,唯有自性自度自救。佛陀告訴我們自救的方法。

因為救人的最佳方法,便是告訴他們如何自救。

一個高明的老師,他不會教學生知識,因這樣浪費時間,最多也只能教出一班象自己一樣的學生。高明的老師,會教學生如何自己學習知識。

釋迦牟尼告訴我們,要普度衆生,唯一方法,是人人自度,而且人人會告訴別人如何自度,度人自度。

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有些像金字塔式、層壓推銷法。這個方法,推廣得宜,真的可以普度衆生。

要地獄空,唯一方法,是教人去教人如何不入地獄。

作為一個救生員,若發願世上沒有一個人溺斃,單單練好拯溺技術,是不足夠的。唯有去推廣游泳訓練班,甚至游泳教練班,甚至教練之教練班。甚至出書教游泳。

金剛經,是寫給教練看的。佛陀是教教練的教練。

金剛經,是追求任何法之利器。它指引科學研究之道。它指引哲學研究之道。

金剛經,是記錄佛陀回答其大弟子須菩提的兩個問題。

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當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內提供這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
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2: 諸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非菩薩。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應作如是觀。


有一次,佛陀在靈鷲峰開示「大般若心法」,佛陀說道:
「妙生,所有勝相皆是虛妄,若無勝相,即非虛妄,是故應以勝相無相觀於如來。」

「妙生,應觀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頌以九喻,喻有為法中九種所應觀事:
一、觀心法如星;無明夜中能有照用,正智日出時,光便隱沒。
二、觀境相如翳;所緣境相如翳目人見淨空中有毛輪像,是妄現故。
三、觀報識如燈;燈以油注觸而得住,報識亦爾,由業情引,愛水所潤而得住故。
四、觀器界如幻;器世界中雖多奇異,然無實體,愚夫味著,智者不爾故。
五、觀身如露滴,不久住故。
六、觀所受如泡;隨起隨滅,不安隱故。
七、觀過去如夢;境已謝滅,唯餘心念故。
八、觀現在如電;纔生即滅,不暫停故。

九、觀未來如雲;阿賴耶識含未來法種,雖無相狀,眾緣會時忽有相現,猶如重雲,具含水點,天時變異,雨便流注故。

註:

1. 阿僧祇,一個佛教數字,是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意思。
2. 如如不動,就像真如那樣永恆不動。第一個如字,是像的意思,第二個如字,是真如,也就是眾生本有、與佛不二的真心佛性、本來面目等等名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